指数化投资在全球大行其道 被动策略方兴未艾

访客9个月前新闻资讯132

证券时报记者 张娟娟 郭洁

今年以来,在政策鼓励、重要资金增持以及二级市场板块轮动加速等因素助推下,指数化投资风生水起,资金借道沪深300、中证A500等宽基ETF入市,指数基金成交活跃度不断提升。

2023年以来,曾经头顶“光环”的主动权益基金表现不佳,被动权益基金同时跑赢大盘和主动权益基金;今年三季度末,被动权益基金规模、持股市值首次超过主动权益基金,市场偏好由主动管理转向被动管理,由大金融大消费切换至成长风格,指数基金的崛起正改变基金行业乃至整个资本市场的投资生态。

ETF凭借其独有的特性,在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方面发挥着优势功能,目前已成为市场热门投资工具。不过,相比美股市场,我国资本市场指数基金的发展要晚很多。2004年,我国发行了首只被动指数基金——上证50ETF,直至2017年,A股指数基金的发行才正式进入常态化,2019年以来呈现爆发式增长。截至目前,A股指数基金有800余只。11月以来,发行的新基金中有近四成是被动指数型基金,显著超过主动权益产品的发行数量,但参考美股市场,A股市场被动权益基金仍有较大上行空间。

根据中航证券统计数据,2019年8月美国被动股基超过主动股基,此后被动股基规模占比仍在持续增加。欧洲基金和资产管理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美国累计推出2300余只ETF,总规模可达到4.25万亿美元,占全球ETF市场规模的73%。根据Wind数据,截至当前,美股市场ETF合计近4000只,其中美国股票型、被动指数型以及混合型ETF合计超过2000只,最新规模合计超过10万亿美元。

被动指数基金规模的强劲增长,对上市公司也产生重要影响。鹏华基金量化及衍生品投资部总经理苏俊杰表示,随着指数基金占比的进一步提升,ETF有望成为投资者入市的主要方式,指数将越来越难以战胜,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将更加有效,业绩优异、受市场认可而被纳入指数的成份股将享有更高的估值和流动性溢价,由此形成良性循环。

值得一提的是,基金行业正进行新一轮降费潮,不少基金公司的管理费率、托管费率下降至行业最低水平,这是他们作为公募基金积极落实新“国九条”的体现,不仅有利于发挥大型宽基股票ETF的资产配置功能,更多的资金可借道ETF流入股市,进一步促进A股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同时,在流动性虹吸效应和成本运营优势的双重加持下,为各类中长期资金通过股票ETF特别是宽基股票ETF入市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本版专题数据由证券时报中心数据库提供)

相关文章

中央气象台:今年第26号台风“帕布”生成

中央气象台:今年第26号台风“帕布”生成

  央视网消息:据中央气象台消息,12月23日14时,今年第26号台风“帕布”(...

《澳门双行线(第二季)》开播! 看澳门回归25年来文化传承与创新

《澳门双行线(第二季)》开播! 看澳门回归25年来文化传承与创新

  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联合推出的大型文旅综艺节目《澳门双...

个人养老金制度全国推行 你的养老账户开通了吗?

var isHttps = location.href.substr(0,5)=="https" ? "...

中华优秀典籍创新呈现 带来沉浸式体验

中华优秀典籍创新呈现 带来沉浸式体验

var isHttps = location.href.substr(0, 5) == "https"...